清朝

誰下令誅除楊秀清?

一陽生

太平天國運動雖未能達致改朝換代的結果,然它的宮庭政變、權臣作亂、殘害功臣以及利用宗教作為民變旗幟等方面,卻提供了相當典型的歷史教訓。

太平天國在僅奪得半壁江山之際,即已爆發「楊韋之亂」這樣驚心動魄的大內訌,遂為平民革命之自相殘殺、迫害功臣增添了承前啟後的新例證。洪秀全本是拜上帝會的創始者和太平天國的領導者,據稱上帝是其天父、耶穌基督是其天兄,他則被尊為天王。但在正式起事前,當洪秀全、馮雲山返粵之際,廣西會眾一度發生動搖,幸得楊秀清假藉上帝附身顯聖,以天父之名啟示大家,才使局勢穩定下來,從此楊秀清便取得了「天父代言人」的身分,大有凌駕洪秀全之上的趨勢。不過在金田起義之前,雙方都致力於抗清,及至定都天京之後,衝突才趨於表面化。楊秀清以東王而逼天王洪秀全封其為「萬歲」,又常用「天父附身」之手法令洪秀全受罰:「秀全怵人,每託諸宗教與神權……秀清知其詐,遂自言能通天語……更託天父降其身,謂天兄有過,令秀全跪而受杖以制之」(《太平野史》)。據李秀成自述云,「東王自己威風張揚,不知自忌,一朝之大,是首一人。……後東王要逼天王封萬歲,那時權柄皆在東王一人手上,不得不封」。如此看來,楊秀清豈止是「功高震主」簡直是「功高挾主」了。於是洪秀全遂密詔北王韋昌輝除之,然後再殺死韋昌輝、逼走石達開,專用宗室操縱大權,以維護尚未鞏固的洪氏半壁天下。

有些史家因韋昌輝、石達開出身地主,故對其清除東王或負氣出走多所貶抑。有的更以後來太平天國紀念「東王昇天節」,認為楊秀清是洪秀全的「親密戰友」,唯因韋昌輝這個「階級異己分子」的挑撥離間及陰謀陷害,才造成東王被戮之悲劇。至於洪秀全下令韋昌輝殺楊秀清的「密詔」,既無文字記載,實屬孤證無憑。但是數千年來的歷史經驗表明,許多歷史真相是「正史」、「別史」都找不到的,因為創造歷史者自身早已蓄意毀滅了它!雖然不易找到文字證據,但以常理推之,天王完全可以用「口詔」令北王殺東王,然後殺北王以「滅口」。既然未找到文字證據,上述情況自然只能算是推測,並應讓讀者及後輩自己進行判斷,得出相對合理的結論。更有進者,倘若我們以活生生的現代史的類似事件去測量近代乃至古代的歷史,有許多「千古之謎」還是不言自明的。

宗教往往成為民變的旗幟
中國農民起事的思想武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