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國

元好問

元好問(1190-1257),字裕之,號遺山,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,金元之際著名詩人。興定五年(1221年),登進士第。正大三年(1226年)起,先後為鎮平、內鄉、南陽縣令,擢尚書省掾。後歷任左司都事、行尚書省左司員外郎等職。金亡後,他頻年遊歷在山東、河北、山西各地,成為當時北方文壇的領袖。他的詩作,力矯前此金詩在江西詩派影響下的形式主義頹風。在內容上,反映了當時北方人民在兵變之餘,連年喪亂的苦難。他對詩詞創作理論也有獨特的造詣。著有《杜詩學》、《東坡詩雅》、《詩文自警》等。晚年以編纂金史自任,四處搜集史料,著錄達百萬字,取名為《野史》,成為元人修《金史》的重要參考資料。又輯金代詩人二百五十餘人的詩作,並以詩存史,各繫作者小傳,名《中州集》。當時一些名人的碑銘、墓誌多出其手。有《元遺山先生全集》傳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