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國

武仙

武仙(?-1234),金末地方武裝首領,封建九公之一。威州(今河北井陘舊威州)人。貞祐二年(1214年),蒙古軍侵河北時,他組織地方武裝聚守威州西山,被宣宗詔授為權威州刺史。興定四年(1220年)被封為恆山公,管轄中山(今河北定縣)等十個州縣。八月,在真定降蒙古軍。史天倪任河北西路兵馬都元帥,武仙為副。正大二年(1225年),武仙殺史天倪,叛蒙歸金。後據守衛州(今河北汲縣)。八年十二月,赴鄧州(今河南鄧縣)與金軍會師,企圖阻止蒙古軍經鄧州攻南京。天興元年(1232年)正月,在三峰山(今河南禹縣西南)被蒙古軍擊敗,僅以從騎四十餘人逃至南陽留山,收潰軍十萬人,兵勢稍振。三月,南京被蒙古軍包圍,金哀宗以他為參知政事、樞密副使。河南行省詔與鄧州行省完顏思烈合兵救援。八月,兵行至密縣東,完顏思烈冒進兵敗,他退回留山。後謀取裕城未成,兵敗於柳河,遂徙軍鄧州、淅川(今河南淅川南舊淅川)。天興二年,金哀宗逃到蔡州(今河南汝南),遣使召他赴難,他率軍自淅川溯流而上,謀取宋金州。三年,蔡州城破,金亡,其軍瓦解,率十餘騎走澤州,為戍兵所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