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北朝 佔山格
佔山格亦稱「佔山法」,為南朝劉宋政府准許私人有限佔據山澤的規定。「格」特指法律條文。東晉以來,士族豪門兼併土地,佔山護林,屢禁無效。劉宋大明七年(463年),朝廷從羊希之議,廢除壬辰之科,頒佈此法:官僚貴族及百姓可按品秩高低佔有山澤:一品、二品佔三頃;三品、四品二頃五十畝;五品、六品二頃;七品、八品一頃五十畝;九品及百姓一頃。未佔滿者依限佔足,足額者不准再佔;原已佔有並開發者,追認為先業,不予追奪;所佔山澤,繳納資產稅;限外再佔,水土一尺以上並計贓,依常盜律論。佔山格是政府首次在法律上承認山澤為私家佔有,表明南朝政府對大土地所有者之妥協。事實上,士族豪強多逾限佔據山澤,佔山格往往流為虛文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