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北朝 封山固澤
東晉南朝時期,士族莊園制度發展到極盛時期。永嘉南渡後,北方士族憑藉自身的政治優勢和從北方帶來的大量佃客、部曲和奴僮,到處「求田問舍」,或從皇帝手中獲得大片賜田,或進行大規模的佔山固澤活動,如刁逵在京口「固吝山澤」,「有田萬頃」;謝玄在始寧佔山封水,其莊園「傍山帶水」,有「北山二園,南山三園」;王敬弘佔舍亭山。雖然國家的許多山澤已被士族大姓分割佔領,但在法令上國家仍保持著對山澤的所有權,儘管國家再三申令禁止私人佔山固澤,其結果是禁者自禁,佔者自佔。至劉宋大明初年,主要山澤已被分割佔領,國家不得不改變統治政策,頒佈佔山格。佔山格取消了國家對山澤的壟斷權,確認了私人佔領山澤的合法性,這一法令頒佈後,士族佔山固澤的活動達到高潮,「名山大川,往往固佔」,士族莊園制度在江南地區普遍發展起來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