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北朝

譜牒

譜牒即家譜,是專門記載官宦世家世系的史籍。魏晉南北朝時期,門第成為士族間相互標榜的重要內容,也是選官任職的重要依據。吏部舉薦人士、任用官吏,必查閱譜牒,詳加考辨,因而門閥士族對於家世譜牒十分重視,修譜之風甚盛,從而產生了專門研究譜牒學問的譜學,即綜合各家譜而形成的專門學問。魏晉南北朝時期,是士族制度發展最為完備的歷史時期,士族與非士族的身分要根據譜牒來確認,入仕為官要根據譜牒來認定門第的尊卑。由於士族數量眾多,關係錯綜複雜,每個家族的歷史,近則興起於魏晉之際,遠則要追溯到東漢時期,故要弄清他們的血緣關係、名諱、官位、姻親等,實非易事,再加上許多新起的士族要求名列譜牒,一些庶姓大族還採取冒名頂替、偽造家世的手段企圖擠入世家譜牒,由是增加了譜牒修撰的難度。譜牒之學在這一時期成為一種專門的學問,畢生研究譜牒者不乏其人,有的祖孫幾代從事譜牒研究,形成許多著名的譜學世家,如西晉京兆摯氏,東晉、南朝的平陽賈氏、東海王氏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