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

宋江與方臘的起事

北宋末年,先後發生的兩次下層民眾造反事件。宣和元年(1119年),宋江等三十六人聚眾梁山泊(今山東東平南),舉旗造反。隨後四處攻略,活動範圍在河北、山東一帶,先後攻略十餘州軍。宣和三年(1121年)二月,宋江等進攻海州(今江蘇連雲港)時,被海州知州張叔夜襲敗,宋江等投降。此事件為宋人話本所演義,元人施耐菴據此創作《水滸傳》,流傳很廣。

宣和二年,睦州青溪(今浙江淳安)人方臘利用摩尼教在幫源峒聚眾萬人起事。方臘稱聖公,建元永樂,分設官署。隨後攻克睦、歙、杭、處、衢、婺等州縣,眾至數十萬。宣和三年初,宋廷任命童貫為江、淮、荊、浙等路宣撫使,領十五萬大軍南下鎮壓。方臘控制的州縣相繼失陷。四月,方臘率部退守幫源峒,與官軍決戰,所率七萬人皆戰死,方臘被俘,押送汴京處決。餘部繼續在浙東轉戰近一年,後被消滅。